出國留學,你知道文書怎么寫嗎?
出國留學,你知道文書怎么寫嗎?
留學文書(也稱為留學文書寫作\申請文書留學申請文書留學文案)
留學文書主要以個人陳述、推薦信、個人簡歷及 Essay短文材料構成。留學文書是出國留學中請中的重要材料,海外院校招生官通過留學文書了解中請者是否符合申請條件。學生在申請海外名校時,絕大多數的學校都要求申請人提交申請文書,尤其是所有的香港大學和美國的頂尖大學的本科錄取,及部分研究生的錄取;中請文書寫作好壞對錄取結果的影響非常大。
一、個人陳述
個人陳述是在申請過程中按照學校要求來寫一篇有關申請人背景,學術成就和未來研究和職業目標的文章。一篇成功的個人陳述應不但應該語言流暢,邏輯嚴謹,層次分明,更要充分顯示申請人的才華并抓住審閱人的注意力。幾乎所有學校都要求提交個人陳述。只要每到申請季節來臨時,一個招生評委一天大概必須要看5~10篇個人陳述,如果沒有吸引人的 "主題"和邏輯清楚的思路,加上 "敘述語句" 而非枯燥的純粹描述事實,招生委員會很快的將這篇Personal Statement略過。
二、寫作技巧
個人陳述內容:
(一)申請者的學術或專業興趣及背景;
(二)欲研究的方向;
(三)未來的職業目標。
如果個人陳述寫作得當,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申請者獲得錄取和獎學金的機會。這對申請者來說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可惜的是很多申請者對 TOEFL、 GRE可謂嘔心瀝血,而對個人陳述往往一蹴而就,敷衍了事,內容貧乏、語法錯誤連篇。而西方的大學并不單是通過傳統的考試來考評其申請者的資格,這并不是說他們的錄取標準不嚴格。外國教授在決定你是否正是他們想要的人時,首先希望聽一聽你對于你自己作何評價。當你通過 申請文書來介紹你自己時,你會發現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同樣之大。要寫出成功的申請文書僅僅有那些適用于任何類型寫作的基本寫作技巧(清晰、簡潔)是遠遠不夠的。一篇好的申請文書要求申請人能夠用一種與其他申請人完全不同方式,巧妙地展現自己的獨特個性和經驗。這是一件要求比較高,通常非常繁累的工作。這不僅僅對中國人如此,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在此類寫作時也會感到十分的頭疼,但是我們中國人還需克服語言的障礙。
三、推薦信
推薦信(Recommendation Letter):在出國留學申請過程中,學校通常會要求2~4封來自申請者工作主管或者教授的推薦信函。推薦信是 申請文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推薦信是申請材料中唯一的一個從第三者的角度對申請人學習成績、學術科研能力、研究潛質和性格特點的評價。所以,推薦信的份量直接關系到能否出國留學,能否獲得獎學金等。 MBA申請的推薦信,如果學校是以很多問題形式來問推薦人,請推薦人物必要針對每個問題做回答,而非只是附上傳統那種一封式的推薦信,而是必須要像是問與答形式的推薦信。
推薦信內容:
1、被推薦人的基本情況介紹。側重于個人的畢業時間、學校、所獲學位以及個人的專業經歷。
2、推薦人對被推薦人的基本評價。側重于被推薦人的專業基礎、個性、特點、工作態度和在學術上的前途估計。若是推薦研究生,推薦人還需進一步說明其深造學習的基礎和當前所具備的研究能力。顯然,恰如其分地評價被推薦人的基礎、能力和前途,比言過其實的贊譽更令人情服,更具有實際意義。
3、推薦人可以著重介紹被推薦人曾經獲得的獎勵,發表過的論文,參加過的重要學術會議,以及曾在學生組織或學術團體中的任職等來支持自己的評價。
4、推薦人還必須清楚地表明被推薦人留學的身份是研究生還是訪問學者,專業領域和研究方向是什么。
如果大學提供了現成的推薦表格,則必須按這類表格認真逐項填寫。推薦表格中一般有學生綜合評估的一項,即要求推薦人說明該生在所教的學生中應列為前5%,10%,或25%等。這種評估是指教授的個人評價,可以稍高一點。另外,推薦表格上常有許多難以填寫的項目,遇到該情形可填"I don't know",亦不致對該生的評價有何嚴重影響。
如何寫推薦信
推薦信是留學申請過程中,最難由自己掌握的部分,也由于他是眾多申請材料中少數能從第三者的可觀角度評關申請者的文件,因此有重要的地位。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向著手:
1、就學校方面
首先,必須先了解申請專業的特點(推薦信內容可以強調此特點);整理各校對推薦信內容的要求,即可得到關于評估的基本要求(例如,學術研究能力、創造力等),以及特殊要求(例如,對研究領域的適應度等)。試想:你認為錄取委員會希望由推薦信獲取那些關于你的信息。
2、就個人方面
分析自己的優缺點,在校成績以及工作表現,有無特殊經歷可以展現自己在此研究領域的潛力,或擁有那些特殊的能力,依此作為選擇老師寫 推薦信及提供了解你的基礎。并以明確具體的證據來支持證明自己的特殊能力和個人特點(例如,試驗成果、研究計劃、學術出版物、課外活動等)。
3、就推薦者方面
推薦信是了解申請人的重要依據,在研究生課程中尤其如此。申請人可以選擇老師、教授或雇主。推薦人必須熟悉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目的是否明確,在學術上是否有前途,以及學生的適應能力、創造能力、品行和特長。書寫推薦信的最理想的人選是一封由系主任寫,一封由專業課教授寫,一封由自己的導師寫。不過,對方若無規定,則除了自己的親屬之外,任何人皆可為推薦人。推薦人一般應具備高級技術職稱,如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副研究員等。如果推薦人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盛譽,或者被申請就讀學校聘為客座教授,或者曾經在該校講過學,那么這樣的推薦人寫的 推薦信就具有很強的效力了。
注意事項
一般而言, 推薦信需要三封,最好三封各有其強調的重點,以完全申請人的特點與才華,推薦信的基本組成除信頭、發信日期、收信人姓名、地址、稱呼、簽名、推薦人姓名、職務等外,信件內容還應包括以下各項:
1.被推薦者全名:不可全文都只寫Mr. Huang和Miss He,需要明確寫出被推薦者的全名至少一次。
2.認識期間:何時認識,或認識多久?
3.認識程度:偶爾見面或者密切接觸,例如任課老師或者班主任等。
4.與申請人之間的關系:老師或者部門主管等。
5.學業成績:討論申請人擅長與不擅長的學習領域。
6.個人成就:在學校、工作或家庭中的特殊表現。如曾經獲得某種獎學金、工作中表現優秀等。
7.特殊才能:語言、藝術、體育等方面的特殊能力。
四、簡歷
申請美國院校入學和獎學金資助,要準備一份合適的個人簡歷。個人簡歷的目的是讓對方清晰地了解申請者的全面情況,應力求在真實、全面、簡明的基礎上準確地反映自己受教育和從事專業工作的經歷,特別是歷年來的工作方向、研究興趣及成果。外國簡歷最忌諱寫上自己的性別,婚姻狀況,甚至千萬不要自作聰明附上照片 ,這些都是會被視為是干擾中立判斷的因素。
個人簡歷內容:
1、姓名。要與各種學歷證明的姓名相同,如有更名情況,務必在公證時予以聲明,并附上公證書。
3、出生年月日及地點。力求與各類學歷證明的出生年月日一致,出生地點寫明國別和省別。
4、國籍。
5、婚否。應分為未婚、己婚、喪偶、獨身四種狀況。
6、工作單位及詳細通信地址。
7、個人受教育經歷。包括大學、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在讀時間,所在大學的名稱、專業和所獲學位;參加工作后的受教育經歷,主要是指脫產接受專門的進修、培訓或學習。
8、個人從事專業的經歷。填寫專業經歷應力求抓住重點,突出研究方向;擔任教學工作的可列出主講、助講的課程名稱;擔任研究工作的可列出參加各個研究項目的課題名稱。
9、有何著作、論文或研究成果。個人的論文、著作和研究成果要分門別類列出,并一定要與個人專業經歷相一致。所列著作要注明名稱、出版年月、出版單位。所列論文要注明論文題目,刊載的雜志或期刊名稱、期號、語種;對于在學術會議上發表的文章還要注明學術會議的名稱、召開的時間和地點等等。如果其中有被外國學者評論過的,最好附上刊載評論文章的雜志名稱及時間。
10.外語水平。注明參加TOEFL、 GRE等考試的時間、地點及成績。若申請者掌握多門外語,則要一一注明語種并說明熟練程度。
11、參加何種學術團體,得到何種榮譽。學術團體一般應是省、市或行業一級以上的專業學術團體,在學術團體中所擔任職務可予以注明:榮譽主要是指在專業、技術研究方面獲得的獎勵和榮譽,要注明獲獎名稱、頒獎時間和頒獎單位。
12、擬申請的大學和導師的姓名。可根據申請者查詢到的資料予以注明,需注意按照每個單位、每位導師給一份簡歷的原則,即在同一份簡歷中不必注明全部想要聯系的單位或導師。
13、擬進行的研究方向和希望從事研究的題目。國外院校的專業面一般較寬,要根據國外情況,力求專業面與其一致;研究課題可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和需要,同時也要盡量考慮對方的條件。簡歷最好打印。上述項目如遇缺項可不必撰寫,只需將下一項內容提前即可。簡歷的字跡要求工整、清楚。既不要言過其實,又必須充分反映自己的實際水平。
五、Essay短文
申請美國本科或者碩士課程,很多時候學校都會要求申請者寫Essay。Essay翻譯成中文有點小短文的意思。
寫作基本原則:
美國一所頂尖大學表示:“雖然申請人在大學的學習成績和標準化考試成績可以有力地幫助我們對他做出評估,但是有些無法用數據衡量的東西也是同樣重要的,甚至是更加重要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Essay在申請材料中的獨特性和重要性。
下一篇:快速適應澳大利亞留學生活五點攻略



在線報名
索取簡章
錄取查詢
入學測試